击剑俱乐部联赛全国赛南昌开战 三千剑手挥出青春风采

2025年3月15日,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全国赛在南昌国际体育中心隆重开幕,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千余名选手齐聚于此,将在未来五天里展开激烈角逐,以剑会友,展现击剑运动的独特魅力。

清晨八点,开幕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始,国家体育总局自剑中心副主任、中国击剑协会副主席周进强出席并宣布比赛开幕,他表示:“击剑俱乐部联赛已经成为我国击剑运动发展的重要平台,今年参赛人数再创新高,显示出这项运动日益增长的吸引力。”

本次比赛设花剑、重剑、佩剑三个剑种,按年龄分为U10、U12、U14、U16、U17+五个组别,同时设立个人赛和团体赛,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小的仅7岁,最大的已有65岁,真正体现了击剑运动“全民参与”的特点。

新生力量崭露头角

在U10组女子花剑预赛中,来自上海锋芒击剑俱乐部的小选手李思睿表现抢眼,虽然年仅9岁,但她步伐灵活,出手果断,以5战全胜的成绩轻松晋级正赛,她的教练张建国告诉记者:“这些孩子练习击剑都不到三年,但技术水平提高很快,击剑不仅能锻炼身体,还能培养孩子的决策能力和抗压能力。”

统计显示,青少年选手已成为本届赛事的主力军,约占总参赛人数的68%,许多家长表示,让孩子学习击剑不仅是培养一项体育技能,更是希望通过这项“绅士运动”塑造孩子彬彬有礼、尊重对手的品格。

击剑俱乐部联赛全国赛南昌开战 三千剑手挥出青春风采

老将风采不减当年

在成年组比赛中,45岁以上的选手也不在少数,来自北京剑术中心的王海波今年已经52岁,练习击剑已有三十余年。“我年轻时是省队队员,现在虽然年纪大了,但对击剑的热爱从未减少,这项运动让人保持敏捷的思维和灵活的身手。”

王海波告诉记者,他所在的俱乐部有二十多位像他这样的“银发剑客”,每周坚持训练三次。“击剑是一项可以终身从事的运动,不同年龄阶段都能从中获得不同的乐趣。”

南昌准备充分获好评

为办好本次赛事,南昌市做了充分准备,组委会不仅配备了国际标准的剑道和电子裁判设备,还从全国各地选拔了100多名专业裁判员,组委会还招募了200余名志愿者,为参赛选手和观众提供周到服务。

南昌市体育局局长杨春表示:“这是南昌首次承办全国击剑俱乐部联赛,我们全力以赴,从场馆布置到后勤保障都做了精心安排,希望为全国击剑爱好者提供一流的比赛体验。”

击剑俱乐部联赛全国赛南昌开战 三千剑手挥出青春风采

比赛首日,看台上座无虚席,许多观众是第一次现场观看击剑比赛,被这项运动的优雅与激烈所吸引。“原来击剑比赛这么好看,运动员们的战术变化很快,需要瞬间做出判断,真的很精彩。”带着孩子前来观赛的南昌市民刘女士说。

俱乐部模式推动击剑普及

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创立于2019年,经过六年发展,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、水平最高的群众性击剑赛事,本届联赛前期已在各大区举行分站赛,最终有超过3000名选手获得全国总决赛资格。

中国击剑协会事业发展部部长孙伟表示:“俱乐部模式是击剑运动普及的重要途径,相比专业队模式,俱乐部门槛更低,参与面更广,能够让更多人接触和喜爱这项运动。”

据统计,目前全国注册的击剑俱乐部已超过800家,常年参与击剑训练的人数超过10万人,尤其是在“双减”政策背景下,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选择击剑作为课外活动,促进了击剑运动的快速发展。

科技赋能提升赛事体验

本届比赛还融入了多项科技创新,组委会引入了5G+VR技术,让无法到场的观众可以通过虚拟现实设备实时观看比赛,仿佛身临其境,每位选手都配备了一个智能传感器,可以记录比赛中的各项数据,如移动距离、出剑速度等,赛后生成专属技术报告。

来自深圳的选手刘晓明在赛后仔细研究着自己的数据报告:“这些数据很有参考价值,可以帮助我发现技术上的不足,比如我的后退速度比前进速度慢,需要加强相关训练。”

击剑文化逐渐深入人心

比赛现场还设置了击剑文化展示区,通过图文、实物和互动体验,向公众介绍击剑运动的历史和发展,许多观众在这里第一次拿起剑,体验击剑的基本动作,感受这项运动的魅力。

中国击剑协会秘书长肖爱华表示:“我们不仅要办比赛,还要推广击剑文化,击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,它强调礼仪、尊重和公平竞争,这些价值观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很有益处。”

随着首日比赛结束,各项比赛的前16强已经产生,明天将进行更为激烈的淘汰赛,最终决出各个组别的冠军,无论结果如何,这些击剑爱好者都已经在赛场上展现了最好的自己,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和友谊。

夜幕降临,南昌国际体育中心依然灯火通明,剑道上,还有不少选手在加练;观众席上,一些人在回味今天的精彩对决;场馆外,南昌的夜空星光闪烁,仿佛也在为这些追逐梦想的剑客们点赞助威。

标签:

返回顶部